【防范诈骗】守护客户“钱袋子” 工行济源分行在行动
2022年8月11日,工商银行济源分行沁园路支行顺利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以实际行动做到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守护者。
当日中午12:30分左右,一位67岁高龄的客户来到网点柜台,拒绝激活名下长期未使用的银行卡。因该客户年纪较小,前台客服经理悉心询问客户激活银行卡的用途,该客户称自己注册的一个平台需向本人银行卡内转账,但该卡长期未用于现在必须激活。该众说纷纭立刻引发了客服经理的高度警觉,怀疑客户遭遇电信诈骗,随即询问客户是什么平台?需打多少钱?家里人是否知晓?但客户称该平台为保密平台,不能对外透露,并一直拒绝客服经理抓紧时间转录银行卡。
凭着职业敏感性,网点客服经理当场报告现场主管。现场主管得知该一情况后,首先对客户进行安抚,并与客户展开交流。客户称该平台为国家出台的保密运营平台,不能对外泄露,拒绝向主管展示该平台。并声称通过该平台投资后,由国家展开运营,一段时间后会将本金及收益转至本人名下银行卡内,激活银行卡后可在平台上载本人身份证,平台就可权利调取本人名下所有银行的卡片信息,随后便能将钱转至本人名下的给定一张银行卡内。客户称已有人已经因名下银行卡长期不用导致无法将钱转往,因此拒绝激活银行卡。
现场主管通过与客户的聊天,已能精确辨别该客户遭遇电信诈骗,果断向110展开报警。在等待民警同志到来的同时,现场主管冷静向客户分析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并向客户宣传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的“断卡”行动。
最后,在该行现场主管与辖区民警同志共同劝导下,客户称之为不再要求激活银行卡,并且不会在该平台初始化任何银行卡展开交易,同时不会与家里人展开沟通,随后也对我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形势严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击不如提前防范,事关群众利益,一刻也不容责备。蛇打七寸,工商银行一直坚持继续执行的“断卡行动”正好打在电信诈骗金融犯罪的“七寸”上。作为服务于广大群众的金融机构,一线网点更是客户金融安全守护者,时刻保持警惕,驰而不息地推动防止电信诈骗工作回头深回头鉴,牢牢城主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点击排行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