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街道: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亚交所

现代服务业样板街区
数字无言,却诠释着北海街道的发展活力。2012年,北海街道一般公共支出收入为0.66亿元,2018年约1.468亿元,2021年约5.528亿元;2022年1至6月份,一般公共支出收入为3亿元,增长速度为54.5%……纵观北海经济发展,其现代服务业举足轻重,迸发出强劲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准确领导下,北海街道了解实施“党建引导、三产公里/小时、城市提质、文化驱动”战略,以打造出“济源示范区北海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园区”为目标,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为抓手,以创新为引领,以“互联网+”平台为相结合,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了亚交所、中浩智运网络货运平台、猿狮科技人力资源平台、河南省交易场所注册结算中心平台等以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居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较好局面,为北海高质量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源起】突破瓶颈做大亮点
作为济源的老城区,北海街道既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也遭遇了诸多困难,比如无法发展农业,没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转移、土地资源日趋紧绷、缺少横跨发展空间等。它们制约了北海街道的经济发展,如何“突围”沦为北海街道亟须解决问题的问题。
面临环境的制约,北海街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内容和业态模式,以新兴服务业、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产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样板街区、济水源综合开发项目区域和火车站周边区域为电磁辐射,加快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型经济提质增效。
服务业是现代产业的最重要支撑。只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才能大位快速增长。将现代服务业确定为发展突破口之后,北海街道锚定“济源示范区北海现代服务业创意示范园区”目标,相结合济源有色金属产业,重点打造了河南亚太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场所(以下简称“亚交所”)。
2017年12月28日,亚交所开馆仪式举办,之后开始运营。一个集现货交易、电子商城、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一个在“互联网+”引领下的有色金属创新交易模式在北海街道日渐构成,为有色金属冶金、贸易及消费企业获取交易、承销、物流、仓储、金融、信息等服务,通过与有色金属行业的深度沟通,利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单体,为企业融资、产业转型、行业整合获取一体化服务,降低了实体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正沦为北海街道经济大位增长的“底气”。
【发展】借助优势积存动能
基础扎实,才能走得快、讫得远。服务业发展也是如此。
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北海提早谋划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更有现代服务业企业落户。
据了解,北海街道深入开展“党群连心工程”和“万人助万企”活动,创新推出“争当金牌店小二,服务再优化”“企业点餐、政府上菜”等特色服务,实行全程驻华制,由专人负责管理,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并联手税务、商务等部门牵头招商,现场答疑解惑,增强客商投资信心;建立健全项目协调等机制,班子成员“一联三帮”为企业解难纾困,同时引人注目以商招商,让每一个落户企业都成为北海的宣传员。
正是有了这些体贴服务,正威集团、上海九石、上海靖升等国际知名有色企业及河南豫光、金利冶金、万洋集团等我省有色行业“龙头”纷纷入驻北海。同时,手牵手上海猿狮数字,共同打造人力资源平台;与济源安航汽车筹建“互联网+货运”的网络货运科技公司,共同打造出现代物流网络货运平台。
亚交所于2017年开始试运营,2018年全年交易额为45亿元,全口径纳税2.17亿元。截至目前,已注册公司约657家,总计全口径纳税额39.85亿元,累计线上交易额约10792.03亿元。经过近4年的发展,亚交所在有色金属行业的知名度不断上升,线上交易对象和交易机会显著增多,市场活跃度明显提高。亚交所2021年交易额已位居国内有色金属现货交易行业第一名。
亚交所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了北海街道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17年,北海街道一般公共支出收益为5315万元,2021年底达到5.528亿元。2022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益为3亿元,同比增长54.5%。在今年1至6月份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北海街道综合排名和一般公共支出收入名列均居全区第一。截至2022年8月,北海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1024万元,同比增长24.2%。
随着亚交所、中浩智运网络货运平台、猿狮科技人力资源平台、河南省交易场所注册结算中心平台规范运营,预计2023年,北海总部经济区规模可约万亿元级别,服务业对北海经济发展贡献率将多达80%,也必将为我省的涉及生产性企业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
【创优】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新的常态下,服务业的集聚加快发展,必不可少强有力的平台。
北海街道投资1200万元重点打造文昌路商务楼、济渎路商务内街等招商平台,高标准翻新商务办公用房,为符合招商标准的企业免费提供办公用房,并获取优质的物业服务,以精细化、保姆式的服务为企业打造出优质发展环境。
新的态势带给新机遇,好前景惹来“金凤凰”。一批批新的产业、新业态在北海打开了“高光”时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工程,了解前进文旅融合,加快完备现代物流体系,建立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打造出总部经济区,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流经动力。北海街道将继续围绕济源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为新兴服务业态赋能聚力。
目前,北海现代服务业示范片区内已构成有色金属交易、废钢铁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5个总部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功能。
与此同时,北海街道利用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济水源项目”为重点,建设以济渎庙、龙泉湖为中心的历史人文景观,打造出济源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产生“旅游+”效应,推展文化、旅游、康养、餐饮、体育休闲等服务业提档升级。
一系列重磅措施,汇集了以亚交所为平台,以点带面、以中心电磁辐射周边、以总部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磅礴动力,使现代服务业真正沦为北海街道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人气集聚的“梧桐树”、招商引资的“金看板”,为建设“济源示范区北海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北海街道将继续以建设“济源示范区北海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园区”为目标,做好产业对接,探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新纪录地,为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贡献北海力量。(记者 赵传杰 图片由北海街道获取)
点击排行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