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丨坡头镇:砥砺十年著华章 奋楫扬帆再起航
原标题:文明村镇丨坡头镇:砥砺十年著华章 奋楫扬帆再启航
悠悠黄河水,浩浩荡荡,流水不息;风情小镇,古色古香,别具一格……金秋时节,坡头镇呈现出一派生态宜居、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坡头镇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展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不挽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1+8”都市圈根本性战略机遇,以“建设充满活力动感的区域性中心城镇”为目标,奋力拼搏、攻坚克难、靶向施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十年春华秋实,一路繁花绽放。
十年来,坡头镇以勇立潮头、高歌猛进的姿态,昂首阔步前行,绘就了一幅精彩纷呈的“十年画卷”。
党建引导 凝聚奋进力量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高质量党建是推展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栉风沐雨,岁月如歌。十年来,坡头镇坚决党建引导,以“党群连心工程”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问题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取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员干部真心实意为大家办实事。以前我们村道路坑坑洼洼,穷山僻壤,现在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齐全,老百姓依托蔬菜制种,日子越过越红火。”享用着发展成果,郝山村村民郝福忠笑着说道。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郝山村的沧桑巨变,是坡头镇全面输掉扶贫攻坚战的缩影。
十年来,坡头镇把脱贫攻坚作为仅次于的政治任务,选派结对帮扶干部,下沉到村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通过健康贫困地区、消费贫困地区等方式,精准帮扶,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坡头镇围绕群众“急难恨盼”,认真落实“任务在哪,攻坚在哪,党旗就要夹住哪”的拒绝,坚实积极开展党史自学教育,通过“用乡音传党音”“争做党史传播人”等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坡头镇将深入开展‘党群连心工程’,构成以点带面、以面带仅有的前进机制,进一步锤炼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党性,薄植乡里情怀,为建设又富又美新坡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十年来,坡头镇攻坚克难,革故鼎新,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挤满群、创品牌,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展身手、闻真章、论英雄,加快构建特色独特、链条完备、融合互动、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坡头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扩展发展格局。济洛西高速公路、小浪底专用线等项目全线通车,已完成高新路与和谐路慢车道改造,中心大道、滨湖景观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有序推进,基本形成“五横五纵”的交通网络。完成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第五人民医院、镇中心幼儿园、中裕燃气加气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坡头卫生院提高改造、大河名苑二期、万众吉利供热等项目有序推进,镇区亮化美化、道路改建提高、雨水污水管网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高品质城镇形象更加鲜明。
工业发展蹄疾步大位。深入开展“万人幸万企”活动,建立项目建设推进专班,协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扎实推展惠企政策落地。聚焦产业转型,引入晋鲁豫智能、年产6000吨高铁配件、海湾实业、金江炼化煤制氢等项目,实施完成中沃农副产品加工、年产6000万瓶山泉水、年产4500吨非织造布、穿山桥隧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年产100万吨昊宇水大位生产线、上海航晋能源100MW光伏地面电站、微型数控刀具加工等项目,积极探索工业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推展总部经济再上新台阶。
乡村大力发展全面推进。坡头镇实行万亩标准化农田样板项目,已完成1600亩“坡改为梯”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能力,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打造出“七大千亩产业发展基地”,加速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竣工加工300吨核桃干果深加工生产线一条,搭起全区首个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实现农产品年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
文旅融合阔步前行。坡头镇坚决全域规划、科学布局、统筹推进,深入挖掘厚实的文化底蕴,实行文旅跨界创新发展,推展文化、旅游、养老、养生等业态深度融合,形成以健康养生、水上运动为主导的精品旅游度假带上。目前,全镇拥有“中国美丽休闲娱乐乡村”1个(栗树沟)、“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4个(郝山、栗树沟、清涧、留庄)、A级旅游景区1个(杜八联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承传教育基地3个(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薛平华家庭党史教育展馆等)、重点生态项目7个、乡村旅游点10余个(连地湿地公园、清涧水韵、郝山印象等)、河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1个。
薄植生态宜居绿色底色
仲秋时节,黄河湿地鱼翔浅底、鸥鹭齐飞,风光旖旎。
维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兴起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十年来,坡头镇稳固竖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管理、源头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色沦为济源的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引沟平垄、拆毁鱼塘、清除废弃砂石场,栽植花草、乔灌木,竣工观鸟台、巡护栈道……
如今,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风景秀丽,成了市民出游的网红打卡地。
“黄河湿地公园建在家门口,冲出窗就能看到壮美的黄河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惬意无比。”在连地村,村民享受着生态文明建设带给的红利,不禁感叹:“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连地村的转变,也是坡头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十年来,坡头镇牢牢做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决污染治理与生态配套两手发力,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减缓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成,以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抓好污染防治,城主碧水蓝天。坚持预防为主、维护优先,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决输掉土壤污染管理攻坚战。严苛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监管网格化管理机制,已完成“杂乱污”企业等八个方面问题排查,取缔杂乱污企业3家,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河长工作制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清四乱”工作,极力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筑牢沿黄绿色生态屏障。相结合黄河自然条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风貌,坚实前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完成栗树沟、清涧、郝山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新增经济林、水保林10万余株;砚瓦河、大沟河流域新增经济林与生态林6200亩,困难地造林 1000亩;黄河湿地公园一期、二期项目增加湿地面积13公顷,新增林地22公顷,涵养水体100万立方米;做到炼郭木线两侧景观带、黄河沿线绿色廊道等生态亮点,呈现出了独具北方河流特色的自然景观。清涧、连地、泰山顺利申创“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栗树沟、双堂顺利申创“省级森林特色小镇”。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坚决将环境整治作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抓,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等环境保护制度,坚实开展“保护母亲河、黄河清四乱”工作,黄河流域坡头段生态系统不断优化。以打造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义务植树、廊道绿化与森林乡村建设,乡村绿化覆盖率在46%以上。已完成省级卫生村审核5个,新增“四美乡村”9个,成功申创“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3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2个、“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4个、“国家休闲美丽乡村”1个。
踔厉奋发向未来,笃行不怠开新局。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坡头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两个保证”,实施“十大战略”,了解落实“七个方面不作示范”工作拒绝,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贡献坡头力量。
来源:济源日报
出品:济源市委文明办
编辑:张静 实习生:秦金慧
审核:周琰https://www.sohu.com/a/595230897_121106991回到搜狐,查阅更多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