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热点

修复“曾经的风景”济源引来全省聚焦

时间:2020-05-29 来源:济源之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利军 通讯员 刘晓玲

曾经的青山碧水,后经开山矿业后变得满目疮痍,现在经修缮后又完全恢复了原来的“娇俏模样”。济源修复“曾经的风景”不仅引得当地老百姓流连忘返,还引来了全省的探讨,5月25日,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河南省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参访培训会”在济源举办,来自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煤田地质局、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等省直局及省辖市和10个县的涉及负责人140余人,也对“济源风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来自全省的参访团成员正在南太行山生态维护修复项目现场展开参观

在济源蟒河公园,香樟郁郁葱葱,小花竞相盛开。湖边栈道上,人们呼朋唤友,踏青赏花,拍照留影,好不惬意。据介绍,该公园是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缮工程济源人工湿地项目的子项目,全园以水体为中心,环湖营造“山、湖、河、城”相依的格局,已沦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选择。

在济源北部规划产业集聚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样板工程项目点,曾经坑坑损坏的山体,已经被平整为大块的平地。主持人讲解:“济源将荒废矿山、荒山荒坡等破损山体划分为建设用地整治区和地表整形植树区,近期将已完成土石方工程,待植树季节展开复绿,可恢复林地41.37公顷,为打造生态工业集聚区提供良好基础。”

修缮后的南太行山风景如画

在克井镇煤矿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点,湖面碧波荡漾,湖畔岸柳成荫,青山叠嶂,民房倒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该地区煤矿铁矿历史悠久,矿区生态环境好转。济源将采煤下陷区划分为耕地恢复管理区、经济林种植区和人工湖管理区,对山、林、水、田、湖、渠和路进行综合整治,基本上避免了地质灾害隐患,提高了局部生态环境,管理效果显著。

在承留县小寨室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地,一排排苗木正在茁壮成林。此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矿业,采坑比比皆是,矿渣随意堆放,山体损坏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济源不断加快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目前已全面竣工。项目的实施不仅美化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优选种植的经济林,也减少了村民的收入。

据济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涉及负责人讲解,济源作为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缮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建构沿黄河、沿太行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城区59一处7097亩空闲地展开了生态修缮和植绿造林,城区部分土地实施了非粮非饲结构调整,完成了太行山裸露地荒山绿化10余万亩,造林成活率约95%。

修复后的南太行山已沦为人们休闲娱乐娱乐的好去处

尤其今年疫情再次发生以来,济源解决不利因素,大力稳健推进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总计发布命令资金近2.8亿元,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33平方公里,河道管理30余公里,沿黄生态涵养带困难地造林1万余亩、幼林抚育1万亩,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500亩。

当日下午,观摩团在济源进行了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山生态维护修复项目说明和培训不会。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特别强调,各部门要主动扛起生态修缮的责任,对症下药,精心谋划,专责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工作,确保生态修复获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沈若宸

上一篇: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 上一篇:前四个月济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增0.2%,实现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您可能也感兴趣:

特荐文章

骄傲!河南济源每年可生产黄金18000千克、白银3600吨……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