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乡村舞出夕阳红文化扶贫立新功--记工行河南济源分行退休员工魏蕊萍

时间:2020-05-29 来源:济源之窗

退休,对很多人来讲意味著享用闲暇的晚年生活,但对工行河南济源支行退休员工魏蕊萍来说,这样的生活似乎成了“奢望”。卸任7年多来,她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频密深入广大农村,创作出许

退休,对很多人来讲意味着享用闲暇的晚年生活,但对工行河南济源支行卸任员工魏蕊萍来说,这样的生活似乎出了“奢望”。卸任7年多来,她大力投身乡村文化建设,频密了解广大农村,创作出许多体现新时代乡村大力发展实践中的杰出文艺作品,植根于文化底蕴,助力乡村大力发展。弃而不休、初心不改为,用夕阳的余晖谱写共产党员的本色,沦为济源贫困地区战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化上山下乡振奋百姓“精气神”

5月22日晚,文化城南广场上,魏蕊萍和往常一样,带着她的舞蹈队成员们严肃排练着舞蹈。今年已经63岁的她精气神十足,举手投足之间透漏着优雅。年轻时,魏蕊萍就是一名舞蹈演员。退休后,她接到社区的邀,开始义务教大家跳舞,并且成立了沁园春歌舞团。

怀着对舞蹈艺术的喜爱之情,魏蕊萍带领舞蹈队的全体人员解决重重困难,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就演出基本功,自学戏曲艺术,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深入各社区以及王屋、坡头、邵原、大峪、下冶等各乡镇及贫穷偏远山区展开公益表演,同时还为白血病患儿进行捐款义演。

“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服务社会,非常丰富群众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倍感荣幸。”魏蕊萍告诉他记者,沁园春舞蹈队常年活动在群众中,她和队员们以服务群众为宗旨,走基层,展览才艺,力争做先进设备文化的传播者。“为了不断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创编了许多接地气的舞蹈节目,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需要积极引领山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生活新风尚。”

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除了文化志愿者,魏蕊萍还是文化馆的培训教师,肩负着培育群众文艺人才的重任。多年的文化志愿服务,让她越发意识到,送来文化下乡不如让文化必要落地生根。她说,“对于贫困地区的群众来说,必须通过宣讲、灌输、诠释先进设备的文化理念、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他们提神提气。所以咱们不能光送上表演,也要从田间地头挖出培育一批爱人农村、热衷乡土文化、有特长的乡土文化‘领头雁’,真正让文化生根发芽。”

在这样的想法承托下,魏蕊萍举办了基层文艺骨干暨贫困村文化管理员广场舞培训班,义务积极开展舞蹈培训,搭起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真正实现“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改变。培训期间,她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通过舞蹈节目选曲、舞蹈基础训练等教学活动,向学员传授了合乎基层实际情况、满足基层群众所须要、与众不同文化特色的舞蹈科学知识,切实提高了基层文艺骨干的综合业务素质。

多达,魏蕊萍每年培训群众文艺人才400余人、义务演出30余场,为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创立和谐的农村文化充分发挥了积极起到,她和她的团队也多次被选为全省优秀文化志愿者和全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队。

满怀期望农村文明新风貌

文化扶贫小舞台,扶贫攻坚大作为。从文化宣传到爱心义演,从自创节目到搭起培训平台……魏蕊萍率领着她的团队,以文化引导,造就更多群众投入到基层文化事业中来,推进文化队伍建设,非常丰富和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承留镇栗子村,她大力协助村委会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为非常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文化建设水平而希望;在思礼镇涧南庄村,她与村民一起挖出当地村宝,找寻各村具有文化技艺、文化符号的能人。深入农村,心系百姓,为输掉扶贫攻坚战打气鼓劲。

多年的志愿文化生活,让魏蕊萍心里百感交集。“演出过程中,经常不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服装、道具、车辆等费用问题,也曾想过退却,但每次去村里,老百姓都对咱特别热情,尤其演出时看到咱老百姓期望的目光,就又给了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魏蕊萍说道,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得严格要求自己,要把人民群众的市场需求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咱们农村的变化太大了,不但环境变好了,而且基础设施也非常齐全。在这样的环境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必然。所以,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上一篇:紧急扩散!K904确诊一例!寻找同车乘客! 上一篇:60.5万元!济源北海小区有一处住宅即将开拍!_政务_澎湃新闻-ThePaper

您可能也感兴趣:

特荐文章

济源老人屈辱一跪,全社会都应该深深地自责和惭愧

图文欣赏